ITIL 4 价值流的协同机制:支撑客户旅程的多层次价值交付体系
一、价值流视角下的客户旅程构建
1.客户旅程的本质是价值流协同
在ITIL 4 DSV课程中,我们强调用“价值流”视角来理解和管理客户旅程,是实现高效价值交付的核心路径。所谓价值流,是指从某个特定触发点开始,直到为客户或其他干系人交付可感知价值为止的完整路径。而客户旅程,就是这些价值流在感知维度上的体现。
换句话说,客户所体验到的,是价值交付的“结果”;而我们内部所管理的,是支撑这一体验的各类价值流体系。因此,只有把价值流构建好、协同好,客户旅程才不会“断裂”,服务价值才能真实落地。
2. 三条核心价值流贯穿旅程全局
在整个ITIL 4客户旅程中,有三条核心价值流特别关键:
- 新需求实现价值流:当客户提出一个新的需求,比如定制开发、系统上线等,组织如何将其从需求识别转化为最终交付,这一过程就是新需求实现的价值流。
- 故障修复价值流:当服务出现故障或中断时,从识别问题、定位根因、实施恢复到验证修复的全过程,构成了第二条关键价值流。
- 服务请求实现价值流:日常中大量的服务请求,比如账户开通、访问授权、信息查询等,虽然单个影响不大,但它们构成了第三条高频价值交付路径。
管理好这三条主价值流,实际上就是管理好客户对服务“期望与体验”的主线。这也是我们推动服务体验可控性的基础。

二、底层支撑性价值流的协同机制
1.底层流程并非“后台”而是“支柱”
在很多组织中,往往会把监控管理、配置管理、知识管理这些实践看作“后台活动”,但在ITIL 4 DSV课程中,我们希望大家能重新认识这些实践在价值流中的作用。
这些支撑性价值流虽然不直接面向客户,但它们是主价值流能够高效运转的基础支柱。比如知识库维护不及时,会直接影响服务台的响应速度;配置项不清晰,故障排查将变得漫无头绪。
2. 多流协同的典型路径:以修复为例
以“故障修复价值流”为例,表面上是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在起作用,但实际上,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监控管理、知识管理、沟通管理等多个实践活动都在背后协同。如果这些支撑性价值流之间缺乏机制性的联动,那么即使一线响应很快,最终的修复效果也可能达不到客户预期。
三、用价值流映射提升体系感与作性
1.映射过程帮助识别流程空档与冗余
DSV课程中,我们教大家用价值流映射(Value Stream Mapping)的方式,可视化整个服务交付过程中的活动路径、角色接口、工具系统和价值节点。这个映射过程,不只是画图,更是一次深度复盘和体系优化的机会。
映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原本自认为顺畅的流程,其实存在“中继点无责任人”“数据从A系统转到B系统没有规范路径”“多个部门重复验收”等问题。通过VSM(Value Stream Mapping),这些痛点就能清晰暴露出来。
2 与实践活动绑定,提高落地效率
我们还会教大家如何把每一个价值流环节与ITIL 4中的具体管理实践绑定起来,例如“实现请求”环节涉及服务请求管理与访问管理,“新需求接收”阶段涉及需求管理与关系管理,“服务上线”过程中涉及变更管理与部署管理。
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让服务管理工作“有根可循”,避免了流程设计“凭经验”“靠感觉”的粗放方式。
四、为何DSV强调端到端统筹多个价值流
1.服务体验是整体效果,不是单点优化
很多组织在推进服务管理时,容易陷入“就流程谈流程”“就系统谈系统”的误区。比如某系统上线流程很快,但接入权限审批滞后,客户还是得等待;或者响应速度快,但根因排查和彻底解决问题却需要反复沟通。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各个价值流之间缺乏统筹,导致协同低效,体验断层。DSV课程强调端到端价值流统筹,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只关注“这段做得怎么样”,而是看到“整条链条有没有短板”。
2. 多价值流融合才能实现体验闭环
现实服务环境下,多个价值流往往是交织进行的。例如,一次客户报修请求,可能在恢复后还需要跟进优化建议,再触发新需求评估和服务更新。这时,如果各个价值流之间的数据不同步、人员不联通、责任不明确,就会导致客户在多个环节间反复跳转,体验非常糟糕。
DSV课程提供的方法论和工具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把这些价值流串联起来,实现以客户旅程为主线、以价值共创为导向的多层次协同机制。
五、价值流视角对客户体验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1.帮助组织聚焦“真正重要的交付路径”
通过价值流建模与映射,我们可以识别出在客户旅程中哪些交付路径是高频的、影响大的、最容易引发满意度变化的环节。这比单纯依靠KPI更具针对性,也更符合敏捷化、体验驱动的现代服务管理要求。
2 从优化动作到重构机制
传统的服务改进,往往停留在“哪里慢就优化哪里”。但DSV课程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优化,不是动作层面的提速,而是机制层面的重构。通过重新设计价值流架构和协作方式,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整体效率与体验一致性。
而这种从“交付动作”上升到“交付机制”的转变,正是ITIL 4框架下服务管理专业化的关键一步。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Copy
 Copy Export
 Export Annotate
 Annotate Print preview
 Print preview View Source
 View Source Children
 Children Comments
 Comments Attachments (1)
 Attachments (1) History
 Histor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