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s for page ITIL 4 DPI:华为改进机制――制度驱动下的持续跃迁
Last modified by superadmin on 2025/06/09, 22:16
Change comment:
Uploaded new attachment "1749478611666-887.png", version {1}
Summary
Details
- Page properties
-
- Title
-
... ... @@ -1,1 +1,0 @@ 1 -ITIL 4 DPI:华为改进机制――制度驱动下的持续跃迁 - Parent
-
... ... @@ -1,1 +1,0 @@ 1 -长河 ITIL 4 专栏文章.长河 ITIL 4 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营.WebHome - Content
-
... ... @@ -1,67 +1,0 @@ 1 -“持续改进”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可以被组织制度化、文化化的管理能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改进机制如何在企业中真正落地,我特别挑选了**华为的持续改进机制**作为案例,深入解析它如何通过系统设计,撬动了组织内部大规模的优化成果。这一部分内容,也正是ITIL 4 DPI课程中关于“组织能力演进”的实战呈现。 2 - 3 - 4 -**一、“持续改进日”:组织制度设计的起点** 5 - 6 -**1.改进必须从日常节奏中剥离出来** 7 - 8 -华为在持续改进机制上的一个重要制度,是设立了“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作为固定的**持续改进日**。这一天的工作任务不再是项目交付、系统运维或绩效报表,而是**专注于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复盘经验、传播知识**等与组织成长相关的内容。 9 - 10 -很多组织在推动改进时面临一个问题:大家都很忙,没有人能真正停下来去做“非日常”的事情。华为的做法,就是通过制度安排,为改进提供了**明确的时间保障和行动边界**。 11 - 12 -**2.工资激励之外,更是一种文化信号** 13 - 14 -这一天,员工是有额外薪酬的,但意义远不止于“发钱”。它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向组织成员传达一种文化导向:**持续改进是正当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负担**。这样的信号,是驱动组织长期内生改进动力的关键一步。 15 - 16 - 17 - 18 - 19 -**二、从工作坊到分享会:改进实践的多元表达** 20 - 21 -**1.跨团队复盘,打破组织孤岛** 22 - 23 -持续改进不应局限在某个部门或某个流程。华为的一个典型做法,是将不同团队间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复盘。例如多个产品团队在用户反馈响应上都存在延迟,通过跨团队工作坊,找出共因并协同制定方案。 24 - 25 -这种方式打破了信息壁垒,也降低了重复试错的成本,让组织的学习能力得到了系统性提升。 26 - 27 -**2.内部专家的知识再萃取** 28 - 29 -在分享会上,不少实践者会以“故事+思路+数据”的结构呈现自己的改进成果。组织则在背后建立了知识萃取机制,将这些实践经验标准化、结构化,沉淀为可再传播的内部改进模型。这种“实践-总结-迁移”的机制,让知识在组织内部实现了循环扩散。 30 - 31 -一个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系统性能下降的根因,在持续改进日展示了解决方案后,这一模型被其他部门借鉴,用于优化他们自己的流程。这种案例式传播的效果,远胜于任何纸面流程。 32 - 33 - 34 -**三、提案筛选机制:业务价值优先导向** 35 - 36 -**1.改进提案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价值可执行”** 37 - 38 -**持续改进的本质,是价值的持续放大**。华为在改进提案的筛选机制上设立了两大标准: 39 - 40 -* 一是业务价值:是否能在短期或中期内对客户体验、运营成本或市场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41 -* 二是紧迫程度:是否针对了当前组织的痛点或瓶颈。 42 - 43 -通过这两个维度,组织对每一个改进点进行“价值-紧迫性”双轴排序,确保资源投入在最值得解决的问题上。这种机制避免了“人人提案、无人执行”的窘境,也提升了改进资源的利用效率。 44 - 45 -**2.提案流程的透明化增强了员工参与感** 46 - 47 -所有改进提案会在内部系统中公开展示,并标注评审状态和负责人。员工可以查看自己或他人提案的处理进展,也可以基于已有提案补充信息或参与协作。整个过程不仅形成了责任闭环,也促使员工把“提出建议”这件事当成日常的一部分。 48 - 49 -[[image:1749478611666-887.png||height="335" width="645"]] 50 - 51 -**四、战略引导与文化支撑:改进机制背后的组织能力** 52 - 53 -**1.顶层战略:明确“改进”在组织中的地位** 54 - 55 -华为将“持续改进”列为组织级战略议题,而不是交由某个流程团队单独推进。它的根基是:在数字化时代,持续适应和自我优化能力,就是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56 - 57 -这与ITIL 4 DPI所强调的“从战略目标出发,构建组织内生改进能力”的理念完全一致。没有顶层推动,任何改进机制都难以穿透组织结构的惯性。 58 - 59 -**2.中层机制:以战术安排保证执行效率** 60 - 61 -在具体落地上,组织设有改进指导团队,负责引导改进方向、提供方法支持和评估机制。这类团队不直接“做改进”,而是为各业务部门的改进行动提供辅导和支撑,形成横向赋能的机制体系。 62 - 63 -**3.组织容错机制与高效协同** 64 - 65 -华为在改进过程中也强调“试错空间”,即允许在合理范围内失败,但要通过总结找到模式。这种文化支撑,让员工更愿意提出问题、暴露瓶颈,也让中高层管理者更敢于推动结构性优化。 66 - 67 -而基于强协同机制的复盘和分享,又为组织构建了正向的循环链条,让改进成为“值得做、做得起、做得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