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source code of COBIT标准最新版解析(IT运维管理)
Version 2.1 by superadmin on 2025/01/12, 19:35
Show last authors
| author | version | line-number | content |
|---|---|---|---|
| 1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2 | [[image:1736681734374.png||height="111" width="478"]] | ||
| 3 | |||
| 4 | |||
| 5 | 本研究文档旨在深入阐释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标准的核心要素、关键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影响、优势以及应用原则。通过详尽的阐述和实例分析,本文揭示了COBIT作为IT治理核心模型的运作机制,以及其如何促进企业战略目标与IT目标的协同,进而提高IT管理的效率和成效。 | ||
| 6 | |||
| 7 | |||
| 8 | **COBIT标准概述** | ||
| 9 | |||
| 10 | COBIT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于1996年推出的IT审计知识体系。该标准已成为国际公认的IT管理与控制框架,并在全球范围内被众多重要组织和企业广泛采纳。COBIT涵盖了34个信息技术过程控制,并将其归纳为四个控制域:IT规划与组织、系统获取与实施、交付与支持、信息系统运行性能监控。 | ||
| 11 | |||
| 12 | |||
| 13 | **COBIT的核心组成要素** | ||
| 14 | |||
| 15 | COBIT标准由六大核心组成要素构成: | ||
| 16 | |||
| 17 | ~1. Executive Summary:概述COBIT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要点。 | ||
| 18 | |||
| 19 | 2. Management Guidelines:提供管理指导方针,辅助企业进行IT资源管理。 | ||
| 20 | |||
| 21 | 3. Framework:构建IT治理框架,确保IT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 | ||
| 22 | |||
| 23 | 4. Control Objectives:明确具体的控制目标,保障IT过程的合规性。 | ||
| 24 | |||
| 25 | 5. Implementation Toolset:提供实施工具集,助力组织有效执行COBIT。 | ||
| 26 | |||
| 27 | 6. Audit Guidelines:提供审计指南,确保IT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 ||
| 28 | |||
| 29 | |||
| 30 | **COBIT对企业的作用** | ||
| 31 | |||
| 32 | COBIT作为连接企业战略目标与信息技术战略目标的桥梁,发挥着以下关键作用: | ||
| 33 | |||
| 34 | - 战略规划:分析业务环境和企业总体战略,确立IT准则。 | ||
| 35 | |||
| 36 | - 技术解决方案:基于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满足业务战略需求。 | ||
| 37 | |||
| 38 | - 控制管理:运用控制目标模型,对规划与组织、获取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等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 ||
| 39 | |||
| 40 | - 业绩衡量:通过平衡记分卡维持财务、客户、过程、学习等方面的平衡,评估企业目标实现情况及IT绩效。 | ||
| 41 | |||
| 42 | - 成熟度模型:定位企业IT管理在业界的位置,指导未来发展方向。 | ||
| 43 | |||
| 44 | - 最佳实践:提供最佳实践案例和关键成功因素,供企业和组织参考。 | ||
| 45 | |||
| 46 | |||
| 47 | **COBIT的优势** | ||
| 48 | |||
| 49 | COBIT的主要优势包括: | ||
| 50 | |||
| 51 | - 沟通桥梁:在管理层、IT与审计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提供共同语言。 | ||
| 52 | |||
| 53 | - 管理层支持:增强管理层对控制的感知及支持,提升基于最佳控制实践的决策能力。 | ||
| 54 | |||
| 55 | - 简化管理:使IT管理工作简化并量化,降低复杂信息系统管理的难度。 | ||
| 56 | |||
| 57 | - 国际通用:提供国际通用的IT管理及问题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业务项目和审计。 | ||
| 58 | |||
| 59 | - 审计影响力:提升信息系统审计师的影响力,使审计报告更易获得管理层的认可。 | ||
| 60 | |||
| 61 | - 责任分析:辅助确定过程责任,提升IT治理水平,实现基于角色的IT管理。 | ||
| 62 | |||
| 63 | |||
| 64 | **COBIT标准的应用原则** | ||
| 65 | |||
| 66 | COBIT的控制目标主要针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应用原则涵盖以下四个领域: | ||
| 67 | |||
| 68 | ~1. 规划与组织: | ||
| 69 | |||
| 70 | - 定义战略性信息系统规划。 | ||
| 71 | |||
| 72 | - 制定信息体系结构。 | ||
| 73 | |||
| 74 | - 确定技术方向。 | ||
| 75 | |||
| 76 | - 确立组织及其关系。 | ||
| 77 | |||
| 78 | - IT投资管理。 | ||
| 79 | |||
| 80 | - 确立通信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 ||
| 81 | |||
| 82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83 | |||
| 84 | - 保证规划与外部需求的协调一致。 | ||
| 85 | |||
| 86 | - 评估风险。 | ||
| 87 | |||
| 88 | - 项目管理。 | ||
| 89 | |||
| 90 | - 质量管理。 | ||
| 91 | |||
| 92 | 2. 采集与实施: | ||
| 93 | |||
| 94 | - 确定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 ||
| 95 | |||
| 96 | - 收集和维护应用软件。 | ||
| 97 | |||
| 98 | - 抓好基础体系结构的建设。 | ||
| 99 | |||
| 100 | - 开发的实施与维护。 | ||
| 101 | |||
| 102 | - 对系统实施安装和授权。 | ||
| 103 | |||
| 104 | - 对系统改变的管理。 | ||
| 105 | |||
| 106 | 3. 发布与支持: | ||
| 107 | |||
| 108 | - 定义服务层次并对其实施管理。 | ||
| 109 | |||
| 110 | - 管理好来自于第三方的服务。 | ||
| 111 | |||
| 112 | - 对服务的性能进行管理。 | ||
| 113 | |||
| 114 | - 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 ||
| 115 | |||
| 116 | - 保证系统的安全。 | ||
| 117 | |||
| 118 | - 明确地划分成本。 | ||
| 119 | |||
| 120 | - 对用户实施培训、教育。 | ||
| 121 | |||
| 122 | - 进行客户援助活动。 | ||
| 123 | |||
| 124 | - 配置管理。 | ||
| 125 | |||
| 126 | - 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管理。 | ||
| 127 | |||
| 128 | - 数据管理。 | ||
| 129 | |||
| 130 | - 设施管理。 | ||
| 131 | |||
| 132 | - 操作管理。 | ||
| 133 | |||
| 134 | 4. 监控: | ||
| 135 | |||
| 136 | - 处理流程监控。 | ||
| 137 | |||
| 138 | - 对内部控制实施适当的评价。 | ||
| 139 | |||
| 140 | - 获得独立性的保证。 | ||
| 141 | |||
| 142 | - 为独立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 | ||
| 143 | |||
| 144 | |||
| 145 | COBIT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IT治理框架,助力企业在战略规划、技术解决方案、控制管理、业绩衡量、成熟度评估和最佳实践方面实现高效管理。通过实施COBIT,企业能够确保IT管理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提升IT资源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COBIT的国际通用性和成熟度模型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IT管理方向和评估标准,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 ||
| 146 | |||
| 147 | [[IT运维管理:ITIL先锋论坛—最新版COBIT标准详解.pdf>>url:https://itil-foundation.cn/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YxMzZ8YjJkMjBjMDJ8MTczNjY4MTQ4OHwyMDY2M3wzNjQ1N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