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 4 DPI:从控制到级联,构建自上而下有序传导的组织执行体系
一、控制的本质与手段:实现指导有效性的保障机制
在组织管理中,控制是确保所有工作按预期执行的重要手段。控制不仅仅是指对任务的直接监督,它更是一种机制,确保组织的各个环节在执行过程中能够保持高效、规范并避免偏离既定目标。在ITIL 4的框架下,控制主要有两种形式: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
- 正式控制:这包括审批节点、红头文件、流程制度等。这些控制手段具有明确的约束力,能够确保工作流程和行为在规范的框架内运作。 
- 非正式控制:这一类控制通常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在日常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影响力、公司文化的氛围以及隐性规范等,往往能起到让员工自觉遵守规则的作用。 
在我授课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控制是指导的手段”这一理念。举个例子,华为的文化中,领导的影响力和企业文化形成了强大的非正式控制力,这种控制力不仅帮助公司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了高效运作,也在推动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另外,我还通过一个案例,向学员展示了如何在组织管理中使用于世维五权模型(包括组织权、惩罚权、奖励权、专家权、典范权)来提升团队管理效率。通过这种模型,领导者不仅能够通过控制手段确保目标实现,还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二、目标的层层级联:战略落地的路径与逻辑
目标的层级级联是确保战略顺利落地的重要机制。在ITIL 4的实践中,从愿景到战略,再到战术目标和运营目标,每一层级的目标都必须层层传递,并落实到具体的指标和度量。这一过程确保了从高层到基层的目标一致性和执行的高效性。
- 目标的层级结构:我们首先从组织的愿景和使命出发,拆解为战略目标、战术目标、运营目标,最终具体到每个岗位的工作指标和度量。这种层级分明的目标传导体系,是确保战略落地的基础。 
- 目标如何传导:从集团总部到事业部,再到各个团队和岗位,目标传导的过程需要跨层级、跨部门地协调与对接。通过大团队对接目标,小团队对接指标,确保每个团队都明确自己在达成组织目标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课堂中,我特别通过一个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如何将“抢占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层层拆解为实际任务。例如,开发新产品、巡检保障率、数据中心值班规范等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能够清晰地映射到具体的运营目标和指标,从而保证了战略目标的有效传递与执行。
三、资源的级联匹配:支撑目标落地的四维保障
实现战略目标并非仅仅依靠控制和目标层级的对接,资源的配置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ITIL 4的实施中,资源的级联匹配是支撑目标落地的四个维度:
- 人员与组织: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 
- 信息与技术:依靠信息系统和技术平台的支持,提升数据处理和业务管理的效率。 
- 合作伙伴与供应商:引入外部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能力,帮助组织在资源短缺时能够快速补充。 
- 价值流与流程:优化组织内部的流程,确保资源能够通过合理的流程进行高效配置和利用。 
在每一层级的资源配置中,都要与目标的承接和计划的执行紧密结合,确保资源能够精准地对接到具体的任务上。
四、“目标 + 控制 + 资源”三位一体,构建自上而下的计划体系
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组织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目标、控制和资源是三个不可分割的要素。每一层级的执行,实际上都是目标与资源的对接产物,同时通过合理的控制点设定,确保执行的合规性和敏捷性。
- 目标与资源的对接:每一层级的目标都需要通过资源的配置来支撑,确保从战略到战术,再到运营目标的有效执行。 
- 控制点的设定:在各个执行层级,我们要设定合理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既要确保合规性,又要避免过多的审批环节影响执行效率。 
- 计划体系的成熟度:成熟的计划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支撑组织战略的落地,还能够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响应速度。 
我们要通过“目标 + 控制 + 资源”三位一体的方式,构建一个高效的执行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每一层级的执行都能得到上层目标的支持,并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控制手段,确保战略目标能够有效实现。
ITIL 4大师级课程官方授权讲师长河老师原创,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Copy
 Copy Export
 Export Annotate
 Annotate Print preview
 Print preview View Source
 View Source Children
 Children Comments
 Comments Attachments (1)
 Attachments (1) History
 Histor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