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 4:高速IT组织转型的五大逻辑起点与课程结构总览
高速IT转型如今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组织在数字化浪潮中立足与发展的关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进行高速IT的转型呢?我想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带大家一起分析。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速IT转型?
1 从宏观市场趋势看IT组织角色的变化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近年来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企业间的红海竞争。企业必须快速交付新产品与新功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抢占先机。而IT组织的角色,也逐步从单纯的服务支撑角色转变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换句话说,我们IT组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中心”,而是直接参与企业价值创造的“价值共创者”。因此,要支撑业务的敏捷性、灵活性,就必须对IT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建立高速IT。
2 从微观运营视角看研发与运维协同难题
从微观层面来看,传统IT组织通常采用瀑布式的项目管理模式,这导致需求的变更成本高昂,需求交付周期漫长,难以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同时,研发部门追求快速迭代与快速交付,而运维部门则更关注稳定性与可靠性。这样一来,敏捷的研发节奏与稳健的运维目标之间便形成天然的张力。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高速IT转型,让敏捷与稳态和谐统一,实现研发与运维高效协同。这也是我们本次ITIL 4 高速IT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高速IT转型的五个核心起点
高速IT转型并不是单纯引入新技术就能够实现的,它涉及多个维度。我们必须有清晰的逻辑起点,才能确保整个组织转型的稳步推进。在这里,我将给大家介绍高速IT转型的五个逻辑起点。
1 术语与统一认知的建立
转型的第一步是统一组织内的认知。我们必须明确何为“高速IT”、“数字化组织”、“数字化转型”等核心概念。统一语言是团队沟通的基础,也是转型成功的基石。
2 管理考量与方法体系更新
要实现敏捷与稳态的结合,我们必须更新管理思维与方法体系。例如,过去企业可能是以流程为中心,而如今则要以价值流为中心进行管理。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从传统服务交付方式向快速迭代方式的转型。
3 支撑因素的识别与建设
组织要转型,需要识别并建设一系列关键支撑因素,例如云基础设施、自动化工具、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CI/CD)能力等。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我们实现高速IT的底盘。
4 实施方法论的整合运用
高速IT转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需要整合各类方法论来进行实践推进,比如精益管理方法、敏捷开发技术、持续交付的实践等等。
5 技术与实践工具的选用和优化
最后,我们要重视技术与实践工具的选择与优化,比如基础设施即代码(IaC)、自动化测试工具、混沌工程实践等等。这些工具的合理使用能够直接提高团队生产力与服务交付质量。
三、课程结构逻辑说明
1 如何从基础认知走向方法应用
我们的ITIL 4 高速IT正是依据以上五大逻辑起点设计的,从基本术语认知到具体的实施方法论,逐步带领学员深入理解并掌握各类高速IT转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建立系统性的高速IT认知框架。
2 高速IT课程在ITIL框架中的位置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ITIL 4 高速IT属于ITIL 4管理专家(Managing Professional, MP)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门课与其他ITIL 4课程如CDS(创建、交付与支持)、DSV(推动利益相关者价值)、DPI(指导、规划与改进)、DITS(数字化与IT战略)等课程密切相关,共同组成了一个全面且紧密连接的知识体系。

四、课程学习收获与证书体系介绍
1 实战落地导向的学习体验
ITIL 4 高速IT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作的结合。我们强调实际的动手操作与真实场景下的案例分析,让学员不仅了解理论,更能切实掌握落地实施的方法与工具。
2 配套证书体系的支撑
本课程是ITIL 4管理专家(MP)认证系列中的一门,通过本课程考试后,可以获得相应的MP认证。同时,我们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还可以进一步获得“实践经理”(Practice Manager)、“战略领导者”(Strategic Leader)甚至是最终的“ITIL大师”(ITIL Master)级别认证。
总而言之,ITIL 4 高速IT的内容结构清晰而全面,涵盖了从基础认知到方法工具、再到实落地的全部过程。通过学习,大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高速IT的转型逻辑,更能掌握实际推动高速IT转型所必备的方法与技能。
ITIL 4大师级课程官方授权讲师长河老师原创,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Copy
 Copy Export
 Export Annotate
 Annotate Print preview
 Print preview View Source
 View Source Children
 Children Comments
 Comments Attachments (1)
 Attachments (1) History
 Histor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