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source code of 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容灾备份构建方案
Last modified by superadmin on 2025/01/15, 16:56
Show last authors
author | version | line-number | content |
---|---|---|---|
1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2 | [[image:1736585045313.png||height="280" width="360"]] | ||
3 | |||
4 | |||
5 | 某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容灾备份建设方案,为金保工程提供全面的数据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研究详细阐述了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的风险类型,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原则,灾难恢复等级与要素,以及容灾系统的具体设计和成功案例。 | ||
6 | |||
7 | |||
8 | **业务应用与数据面临的风险** | ||
9 | |||
10 | 业务应用与数据面临多种风险,涵盖硬件故障、电源/网络故障、病毒攻击、安全破坏(如电脑黑客)、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恶劣天气)、人为灾害(如恐怖行动、恶意破坏)、计划内停工、内部安全/欺诈、服务中断攻击和软件故障等。这些风险的频率和影响程度各异,但均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 | ||
11 | |||
12 | |||
13 | **灾难恢复策略制定原则** | ||
14 | |||
15 | 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原则,包括: | ||
16 | |||
17 | - 灾备系统部署方式:考虑数据中心端的容错和异地容灾备份。 | ||
18 | |||
19 | - 系统建设等级:依据业务需求和风险评估确定。 | ||
20 | |||
21 | - 建设和运维管理模式:确保策略的可用性和可执行性。 | ||
22 | |||
23 | - 遵循成本与风险平衡原则:平衡灾难恢复资源的成本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 ||
24 | |||
25 | - 策略持续改进:定期更新和改进灾备策略。 | ||
26 | |||
27 | |||
28 | **灾难恢复等级与要素** | ||
29 | |||
30 | 六个灾难恢复等级,每个等级均包含明确的数据备份、数据处理、备用网络、备用场地、技术支持、运维支持、预案、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等要素。例如: | ||
31 | |||
32 | - 等级一:仅介质存放,RTO > 7天,RPO < 7天。 | ||
33 | |||
34 | - 等级六:实时数据备份,零数据丢失,完全一致,应用软件集群,自动无缝切换,RTO 数分钟,RPO ≈ 0。 | ||
35 | |||
36 | |||
37 | **容灾系统建设目标** | ||
38 | |||
39 | 容灾系统建设不仅要考虑数据中心端的容错,还应考虑对重要关键业务的系统进行异地容灾备份和对重要数据的定时和实时备份。这样可以确保关键业务数据的不丢失性和高安全性,避免数据中心发生意外灾难时业务中断时间过长,将损失降至最低。 | ||
40 | |||
41 | |||
42 | **容灾系统设计原则** | ||
43 | |||
44 | 容灾系统设计的原则,包括: | ||
45 | |||
46 | - 生产中心到容灾中心的容灾备份设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
47 | |||
48 | - 多数据中心容灾设计:采用先进的多数据中心容灾设计,包括同城灾备中心、主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 | ||
49 | |||
50 | |||
51 | **容灾系统成功案例** | ||
52 | |||
53 | 以上海市社保信息中心的容灾系统为例,展示了成功实施的容灾解决方案。该案例包括信息存储管理、性能优化管理、数据安全保护、内容归档管理、信息存储架构和业务连续性等方面。 | ||
54 | |||
55 | |||
56 | **存储基础架构管理** | ||
57 | |||
58 | 存储基础架构管理(存储虚拟化平台SVSP),包括LUN、惠普、Sun、EMC、IBM等存储产品家族,以及数据路径、控制路径、存储虚拟化管理服务器、快照、镜像、克隆、迁移和自动精简配置等功能。 | ||
59 | |||
60 | |||
61 | **存储网络设备** | ||
62 | |||
63 | 存储网络设备,包括磁盘阵列和NAS产品、磁带和磁盘备份产品、存储软件、多协议路由HBA卡/FCIP/iSCSI、光纤交换机及导向器、MSA阵列、XP阵列、EVA阵列、EFS Cluster、All-in-One存储服务器、NAS Gateway、MSL系列、EML ESL系列磁带库、虚拟磁带库VLS、磁带机/Autoloader和D2D备份等。 | ||
64 | |||
65 | |||
66 | |||
67 | 通过详细的风险评估、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灾难恢复等级与要素分析,以及具体的容灾系统设计和成功案例,旨在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支持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 ||
68 | |||
69 | |||
70 | |||
71 | [[IT运维管理:ITIL先锋论坛—某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容灾备份建设方案.pdf>>url:https://itil-foundation.cn/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YwNDd8NTZkZGQzMTl8MTczNjU4NDgzMHwyMDY2M3wzNjQ1Mj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