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 4 高速IT:数字化技术双引擎——IT与OT的协同进化
一、数字化技术的基本定义
1.数字化的本质在于“表达”
我们在ITIL 4 高速IT中多次讲到,理解数字化技术的起点,就是认清其本质:将物理世界的“模糊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也就是以二进制为基础的数据结构进行表达和处理。无论是文字、图像还是动作,只要能够通过传感器采集并编码为数字形式,就具备了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的可能。
这一步,不只是“技术活”,更是打开智能化服务和产品设计大门的“钥匙”。通过数字化转化,我们不仅能够采集信息,更能在后续环节实现决策支持、自动反馈,进而完成从“观察”到“行动”的闭环。
2.数字化促进产品与服务的智能交付
有了基础的数字化表达之后,产品的交付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深刻改变。从传统的人力驱动,到今天的系统自动化,数字化技术使得组织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快速、高效、低接触成本的服务能力。这是ITIL 4体系下“高速IT”得以成立的技术基石。

二、IT技术:数字化决策的“大脑”
1.信息技术的四项基本职能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并不仅仅是后台系统,更是一整套围绕“数据”的能力体系,包含:
- 存储(Storage):保留历史数据,形成数据仓库; 
- 传输(Transmission):在网络中高效地搬运信息; 
- 检索(Retrieval):从海量数据中定位所需内容; 
- 控制(Manipulation):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辅助决策制定。 
我们熟悉的ERP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BI工具等等,都是IT在组织内部的典型应用。这一层技术为管理者和运营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在ITIL 4中,这些能力属于服务价值链中“规划”、“改进”和“设计与转换”的关键支撑。
2.IT 的作用是“支持判断”而非“直接行动”
IT更擅长的是为人提供判断参考,而不是代替人去执行。这也是我们在ITIL 4 高速IT中强调“信息与知识管理”作为实践基础的原因。数据不是终点,洞察力才是。
三、OT技术:数字化时代的“手与脚”
1.OT定义:从被动到主动的技术跃迁
与IT不同,OT(Operational Technology)更多应用于执行层。它可以通过感知外部环境、分析数据状态,并直接触发设备行为。例如,扫地机器人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自动转向,电梯系统根据楼层请求调度运行等。
OT和IT最大的区别是不是在于'是否需要人介入'?IT是判断支持系统,OT是执行闭环系统。前者是“脑子”,后者是“手脚”。两者角色不同,但在数字化时代缺一不可。
2.OT的典型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行业都已广泛部署OT系统:
- 无人驾驶系统:通过感知周边环境,做出即时路线判断; 
- 智慧城市:红绿灯系统根据交通流量自动调节; 
- 工业4.0工厂:自动生产线根据订单变更调整生产策略; 
- 远程医疗:实时监测病人数据并反馈至医生终端。 
这些都体现了OT所强调的“数据驱动即行动”的特征。IT为其提供“大脑”,OT则是其“肌肉与骨骼”。
四、IT与OT的融合逻辑
1.差异基础上的协同构建闭环
数字化真正的力量来自于IT与OT之间的协同融合。IT收集数据、分析趋势、形成策略,OT则根据这些策略执行动作、反馈结果。
这种闭环构成了“数字驱动 - 智能执行”的核心模式。这正是现代组织实现智能运营的基础逻辑。数字化产品背后所需的“感知—判断—行动—优化”四步路径,正是由IT与OT分别主导并协同完成的。
2.从边界分明到边界模糊
在传统系统中,IT和OT往往由不同团队、不同供应商来负责。但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两者正在加速融合。例如,某些智能设备既要运行本地控制算法(OT),又要实时上传数据供云端分析(IT)。
在ITIL 4的服务管理视角下,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职责的模糊,而是更高效的协同与集成。
五、OT带来的范式跃迁
1.从数据可视到智能行动
过去我们更多是做数据采集和可视化,现在则要进一步实现数据驱动的闭环。以智慧园区为例,以前我们关注的是“设备状态可视化”,现在我们则要求设备能自主判断并执行操作。比如某一区域温度过高时自动开启通风系统,而不是等待人工判断。
这样的变化,推动了IT服务体系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干预”的转型。而这,正是ITIL 4提倡的服务敏捷与自动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向。
2.为高速IT注入实时响应力
高速IT的核心不是“快”,而是“又快又稳”。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IT是不够的。OT系统的引入,让我们有了实时响应的执行机制。这就意味着,当用户需求一旦变化,我们不仅能快速感知,还能快速反馈,从而实现全链条的价值流协同。
ITIL 4大师级课程官方授权讲师长河老师原创,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ITIL 4官方核心著作 
   
   
   
   
  

 Copy
 Copy Export
 Export Annotate
 Annotate Print preview
 Print preview View Source
 View Source Children
 Children Comments
 Comments Attachments (1)
 Attachments (1) History
 Histor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